为有效预防青少年溺水事故发生,最近,仁义镇变废为宝,利用塑料瓶制作了一批溺水救生工具,放置在辖区各个水库坝塘边,以备不时之需。
直径3毫米、长20米的尼龙绳,一个废弃的1.5升矿泉水瓶,这两件不起眼的东西被组合在一起,竟成了一件水面救生“神器”。
仁义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人选周宇峰告诉记者:“这个救生瓶的制作方法呢,我们是在网上看到的,觉得它这个制作成本低,简单便捷,我们就把它放置在这个所有的水域,进行推广普及,因为它关键的时候,还是能够救命的。”
周宇峰告诉记者,当溺水者出现危险的情况,只要拿起救生瓶,瞄准落水者,用力一抛,溺水者就可以拉住漂浮在水面的瓶子,然后将其拉上岸,这是比较稳妥的施救方式。
仁义镇乌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培乐说:“我们今天学习了救生瓶的使用方法,我觉得它非常实用。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我们能第一时间拿到救生瓶,这样节约了找救生工具的时间。”
救生瓶制作过程非常简单,首先需要用打火机把矿泉水瓶瓶底和瓶盖烧热,然后用剪刀将其剪出一个直径2厘米的洞,将尼龙绳塞入瓶中,一端打起绳结,防止绳子完全离开瓶体,另一端穿出瓶盖,打成环形结扣,最后将瓶盖拧紧,救生瓶就完成了。
仁义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人选周宇峰表示:“目前,我们的村组干部一共自制了169个救生瓶,投放到辖区的山塘、水库、河道口等水域,并对周围群众进行了方法使用的讲解。后续我们将不定期进行巡查,及时更新,确保有备无患。”
来源:新桂阳
作者:方卉 周立志
编辑:欧阳泉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gyxnews.com/content/646841/69/14132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