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杰士俊臣中兴将陈士杰(九):墨绖奇谋
2014-06-04 09:06:26 字号:

  咸丰二年春,彭运洪在小洞(今华泉办事处神牌村)反清起义,李明先为谋主,建号“洪顺”,意思就是洪发顺利,全州为之震动。桂阳知州派泗洲寨把总陈高飞率团丁镇压。把总在清代为从七品官,主要职责是镇戍地方,亦担任维护当地治安、执行地方政府差役的职责。因小洞山高路远,地势险峻,义军凭借天险居高临下,占尽先机,陈高飞几次和彭运洪交战均以失败而告终。陈高飞急忙向堂弟陈士杰问计,陈士杰说,自古乱民因利而合,因利而散,不如先安之然后剿之。

  陈高飞,《桂阳直隶州志》有传:字致远,士元从祖兄也,州学武生,弓马绝伦。瑶首赵金龙叛,据新田城,州人结乡兵数千人,屡战,薄城下,莫敢先登。高飞携弓出,有绣袍瑶凭城指挥,一发毙之。高飞殿后,数合战,瑶不得逞。咸丰初军事起,士杰纠族众计寇,众论未协,每议事高飞首任怨,使士杰和解之。及战遇危险,辄以身代士杰曰:“弟不必行阵为勇也。”性嗜财利,得之辄散与立尽,已复营求焉。其在军,身比士兵最下等,病者自侍疾。生不知书,暗合古将法。起兵未几而死,仅以把总终。

  陈高飞在镇压赵金龙起义时是立过战功的。关于赵金龙,王闿运在《同治桂阳直隶州志》中是抱同情态度的,说“瑶本不叛之意,所以致寇,由苛敛亵国威,非瑶生祸也。”镇压赵金龙起义时,陈高飞一箭射死了瑶族的一名重要头领,但知州王元凤“尽没其功”,陈高飞吃了没文化的亏。

  陈高飞骑马射箭倒是在行,但不知书。作战中他和本家兄弟陈士杰一唱一合,配合默契。陈高飞总是“黑脸”身份出现,然后再叫使士杰唱红脸“和解之”,于是乡兵们对陈士杰很信服。

  陈高飞听了陈士杰的计策后,实行三步走:一是宗族瓦解。彭姓和陈姓都是北半县大姓,并且世代通婚,如果打击面太宽,就会失去人心。陈高飞先是把彭运洪的一支近亲迁到泗洲,分给部分土地,施以恩惠,这样一方面可争取人心得到当地人的拥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官府的大度,只惩罚当事人,不对宗族进行株连。三方面利用彭氏宗族势力对彭进行孤立和打压。二是利益驱动。对参加镇压彭运洪起义的子弟兵说,只要你依次占领一个地方并且能守住它,这个地方就归你的。如果你战死了,这个地方可传给你的兄弟、子女和五代以内的宗亲。当时泗洲汛营实行募兵制,一般招募世家兵籍的子弟,入伍后即终身服役。三是铁桶包围。对小洞进出的各路关卡进行包围,每推进一个村,就在该村屯住。从现存的《泗洲惇庸堂陈氏宗谱》关于陈氏庄田的记载来看,泗洲陈氏的泗泉田、塘头坳等都是这一时期“置办”的。

  彭运洪由于孤军起义,没有部队接应,又没有其它地方声援,这三项措施很快生效了。先是莲塘彭氏开除了彭的族籍,纷纷和他划清界线,其中一支和彭运洪血缘相近的彭姓被迁到泗洲附近居住。另处一支和彭运洪有着较亲血缘的彭姓则被官兵剿灭,这一支相传住在慕塘,这个地名在《同治桂阳直隶州志》上能找到,并且标注“墓塘彭”(墓应为慕)。慕塘大体位置在今天光明乡光明村烟包冲下来二里的磨形。

  陈士杰一系列的“坚壁清野”计策,彭运洪就被孤立在小洞的几个山头上。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通过“眼线”带路,彭运洪在小洞烟竹塘被捕。据莲塘《彭氏敦伦堂家谱》记载,烟竹堂是彭运洪起义的“掩祖堂”。当时彭运洪被围时,彭的部属奋力抵抗,大部分葬身、掩埋于此,因而被称为“掩祖堂”,后谐化为烟竹塘,甚至被衍义成“胭脂塘”。

  泗洲寨把总陈高飞经请示桂阳知州严升伟,在泗洲寨将彭运洪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彭运洪“正法”后,陈高飞从泗洲寨迁了七支陈姓人到小洞一带居住开庄,因而华泉一带都是陈姓人,当地人称这一带为七祠,这七祠一般是指高峰祠、福隆祠、发龙祠、中游祠、景兴祠、丰城祠,水口祠。

来源:

作者:欧阳朝夕 彭广业

编辑:陈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