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桂阳县创新党建工作纪实
2012-08-13 10:30:33 字号:

  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开展,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近日,《人民日报》以《让基层党建工作成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为题详细介绍了桂阳县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聚集党建人才,打造精干队伍,推进基层党建创新,桂阳关键做到了——

  火热八月,走进桂阳,处处可感受到喷涌而出的发展力量: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农业建设全面铺开,工业项目快速推进……这些可喜的成就,缘于这里有一群勇当先锋、争做模范的党员干部;有一支带领群众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好队伍。

  近年来,对于桂阳的广大干群来说,党建不再是一个看似抽象的词汇,而是活生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源泉”。

  打造源动力

  思想是一切进步的源动力。

  “桂阳在郴州是个经济大县。”桂阳每年交出的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足以让桂阳人引以为傲。

  “发展不快、发展不够、发展不优——”桂阳的决策者却主动去寻找桂阳经济的短腿。他们清醒地意识,如果只是躺在过去的成绩上沾沾自喜,最终只会成为影响科学发展的“绊脚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桂阳县委、县政府为了凝聚全县上下加快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

  “要站在全国看桂阳、跳出桂阳看桂阳。”桂阳每年都会有计划地组织干部群众赴发达地区学习,在学习中的考察的首要要求,就是要桂阳广大干部群众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桂阳县委从实际出发,以湖南发达县域长沙、浏阳、望城为标兵,提出了“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和“加快追领步伐,建设幸福桂阳”的总体目标。

  宏伟目标彰显了桂阳人的志气和底气。在科学理念的引领下,全县上下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小成即骄的思想观念,打破“恐高”障碍、消除“怕快”思想、克服“畏难”情绪,激发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能动力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桂阳努力引导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引导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三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面临着各种矛盾集中凸显、各种诉求相互交织,桂阳的科学发展面临着挑战,一支思想好、作风强、纪律严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查处作风问题63个,问责干部73个。”在今年作风大整顿活动中,桂阳上半年通报了一大批作风漂浮、只说不干的干部,让全县的干部群众精气神为之一振。

  一大批敢于碰硬的“推土机”式干部、敢于先行先试的“探路型”干部脱颖而出,桂阳干部想事、谋事、干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1至6月份,全县完成GDP96.7亿元,财政总收入10.3亿元,分别增长14.3%、27.4%。全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的排位由2006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9位。

  更令人可喜的是桂阳民意调查连连打“翻身仗”——桂阳排名由2006年的全省倒数第一上升到2011年第25位。其中,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在全省民调中排名31位。

  融合驱动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基石稳,事业兴。桂阳把基层组织作为党的事业的基石来对待,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建设基层党员“星级管理”模式。

  党员“星级管理”模式要求以分类考核引导党员“创星”,让群众参与监督党员“定星”,以奖惩并激励党员“争星”。近年来,桂阳共评出五星级党员近2万名,整治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76个,惩治不合格党员400余名。

  针对农村无职党员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桂阳大力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引导农村党支部根据无职党员自身优势合理设岗。该县泗州乡崔江村无职党员颜世友被评为村科技示范岗后,免费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种植,使该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村”,仅此项就为每户村民年增收达6000元左右。

  擎创新大旗,强服务能力。如今的舂陵河畔,党建工作思路、方式和方法的创新,犹如一条看不见的红线,凝聚人心、积聚活力、汇聚力量,为桂阳转型跨越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动力”。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周巍 成晓阳

编辑:陈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