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名郡桂阳,素有 “烟叶王国”之美誉。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后,桂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济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打造 “桂阳烟叶”品牌,建设 “省内一流、国内优秀”的烟叶名县战略目标,确立了烟叶生产 “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大效益”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桂阳烟叶产业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质量,彰显特色,全力打造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产业新航母,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 “桂阳烟叶”已发展成为该县农业产业化中体系最完善、规模最稳定、效益最明显的优势产业,是全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和桂阳烟农增收、财政增税的支柱产业。2000年以来,桂阳县已累计收购烟叶521.6万担,烟农收入32.8亿元,实现税收5.22亿元。2010年,该县收购烟叶60.08万担,烟农户均收入23043.48元,亩均产值3050元,桂阳烟叶产业已连续四年实现产值过5亿元、税收过亿元目标。桂阳“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示范基地”和 “丘陵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样板”在全国叫响。2011年6月,全国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以桂阳为主现场在郴州召开。桂阳的老百姓说,这片叶子喷喷香靠的是党的惠民政策好,靠的是政府加大投入,科技兴烟!
政策保障烟叶产业地位更加巩固
一个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 策支撑。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和中央一系列一号文件的颁布,春风吹绿了华厦大地,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现代烟草农业已成为了桂阳这块有四百多年烟草种植历史热土的必由之路。县委、县政府把烟叶生产作为培育县乡财源、带领农民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从组织上保证支柱产业,从政策上保护支柱产业,从措施上扶持支柱产业。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的领导班子,形成全县烟叶工作县级主要领导抓主产片、分管领导抓重点区、乡镇领导抓一线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对烟叶工作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把烟叶产业发展列入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县政府出台 《关于实施基本烟田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决定》,把 “以烟为主”的宜烟耕地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范畴,大力推进烟叶规模化生产,全县确定了45万亩基本烟田,制定了 《湖南省桂阳县烟叶可持续发展 ‘十一o五’规划》。突出区域特色优势, “老烟区、新发展”,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以规模种植为保障,用政策优惠、技术支持、产前补贴、灾害补助和烟基项目倾斜等措施,大力培育20亩左右的专业户和强力扶持100亩左右的种植农场。目前,桂阳种烟农户已从上世纪末的5万余户调整到1.71万户、户均种植规模从3.95亩增加到14.13亩。三是建立风险救助保障机制。为解除烟农种烟的后顾之忧,保护烟农利益,对签订产购合同种植烟叶的烟农按烟田面积由烟草部门统一购买灾害保险;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根据不同标准对育苗、翻耕、植保、烘烤、分级、运输等生产环节进行补贴;对达到一定种烟面积的烟农,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方面给予补贴;对烟农上缴生产投入贷款实行贴息扶持;对烟农购置农机具由烟草部门和农机部门共同补贴;对种烟大乡镇和重点村优先安排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建立气象服务抗灾体系,加强人工增雨防雹减灾系统和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突发灾害的发生。建立病虫害统防统治体系,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控制,减轻病虫害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四是建立烟叶工作奖励机制。为确保生产面积落实和收购计划完成,建立了烟叶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在生产阶段实行面积落实、合同签订单项考核奖励。在收购阶段实行烟叶税返还奖励,对完成烟叶税收任务的乡镇由县财政拿出一定比例的烟叶税返还奖励到乡镇和村组。近年来,县财政每年用于奖励发展烟叶产业有功人员的奖励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用于烟农生产补贴的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
扶烟政策的确立、惠民政策的落实,是确保桂阳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经过 “十一五”期间的艰苦努力,桂阳烟叶产业的支柱地位更加巩固,全县烟叶合同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7万亩左右增加到2011年的24.17万亩,烟叶收购计划从2000年的45万担增加到今天的70万担 ,烟叶税收计划从2000年的不足50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25亿元。
强基固本产业基础设施普惠烟区
桂阳境内以丘岗地为主,属典型的丘陵地带,土地集中连片程度低,农业基础十分脆弱, “靠天吃饭”是往日桂阳农业的真实写照。
进入新世纪,桂阳吹响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强劲号角。县委、县政府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网络布局、因地制宜、整县推进、单元实施、发挥综合效益”为指导思想,把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整合烟草、水利、农业开发、国土整理、移民扶持等部门资金,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安排投资、统一技术指导,全面加强以烟水、烟路、烟房配套为主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烟叶产业基础。全县按照 “一基四化、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和 “整县推进,单元实施”总体要求,按照6万担左右产能规划10个基地单元,规划面积32万亩,已初步形成了 “设施配套、规模种植、集约经营、专业服务、信息管理”的烟叶生产格局。桂阳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基本思路、管理经验、技术支撑、设施配套、生产组织模式等在全省其它烟区逐渐推广应用。桂阳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现代烟草农业要走在全县现代农业前列,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样板”的目标。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建成机耕路215公里、排灌渠1290公里、拦河坝26座、蓄水山塘48座,新建密集式烤房4444座,受益烟区扩展到21个乡镇、308个村,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85万亩,改善烟田面积18.5万亩。配置烟用农机具1980台 (套),建成育苗大棚3.8万平方米,可供移栽面积6.7万亩。
今天的 “烟叶王国”——田间地头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机耕道,一条条通畅无比的灌溉渠,房前屋后是一排排赏心悦目的密集烤房,一座座现代化的综合工场,曾经的这片阡陌农田,延续数百年来 “靠天收成”的命运正悄然改变。放眼望去,曾经让农民伤心落泪的 “望天田”,实现了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为 “桂阳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桂阳烟农致富架起了 “金桥”,为增强烟叶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持续增加烟农收入、巩固烟叶产业支柱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进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兴烟提升质量彰显浓香特色
“桂阳风物好,其土最宜烟。”在这片金叶的王国,400多年的烟草种植历史,以及独特的温、光、水、土等资源优势孕育了桂阳烟叶浓香型、有甜润感的显著地域风格特色,凸显出色亮、香浓、味醇等明显优势,桂阳烟叶品质足以与津巴布韦烟叶内在质量相媲美,是典型的中高档卷烟品牌必需原料。加快浓香型特色烟叶开发,充分彰显桂阳烟叶风格特色,巩固在全国知名重点骨干卷烟品牌配方中的独特表现力和不可替代性,为桂阳烟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坚持自主创新,突出比较优势,彰显桂阳烟叶特色,不断强化科技兴烟的支撑作用,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新路子。
遍地醇香的金叶,片片都辉映着科技兴烟、彰显特色的璀璨。桂阳烟叶视质量为生命,烟叶生产坚持以提高烟叶成熟度和烟叶纯度为核心,全面推行ISO9000烟叶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促进烟叶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实施 “特色、优质、生态、安全”的烟叶开发战略工程,重点加强了对良种培育、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烘烤调制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特别是加强烟叶浓香型突出特色风格、提高香气质、改善香气品质的研究,着力培育区域特征明显,适应卷烟优质品牌配方需求的烟叶原料,不断提升桂阳烟叶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推广漂浮育苗、平衡施肥、高起垄、高培土、壮苗移栽、稻草覆盖、大田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合理留叶、成熟采收、三段式烘烤等技术。严格按照一个基地单元种植一个品种或一乡一品的原则优化烟叶产业布局,烟叶风格进一步彰显,得到工业企业的广泛认可,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现在的桂阳烟叶已进入 “白沙”、 “芙蓉王”、 “双喜”、 “中华”、 “红塔山”、“玉溪”、 “利群”等卷烟品牌配方,成为“中式卷烟”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料。二是推动烟叶标准化生产。县委、县政府组织质量技术监督、烟草、烟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规范烟叶品种、生产、植保、烘烤和烟叶收购全过程标准,制定了 《“桂阳烟叶”烤烟生产标准化体系》,创新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烟农参与”的 “三位一体”烟叶生产物资套餐配送机制,统一烟叶农事操作,在全县实现了育苗供苗、起垄待栽、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稻草覆盖、打顶抹芽、统防统治、单株留叶 “九统一”,标准化生产率位居全国前列,各产区之间生产水平差距明显缩小,整体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中心、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郑州烟草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多年来一直为桂阳烟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桂阳优质特色烟叶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根据国家局基地单元建设要求,目前,全县建成标准化烟草工作站10个、烟草科普站8个、乡村金叶夜校400余所,全县涌现出科技兴烟 “土专家”、 “土秀才”8万多人,一批高素质新型 “职业烟农”茁壮成长。三是推行原收原调。全面实行上户预检、集中运输、密码收购、原收原调的收购模式。制定了 《郴州市公司桂阳县分公司烟叶收购调拨评价实施方案》,严格实行烟叶收购质量跟踪和监督,重点把好烟叶分级扎把、上户预检指导、进站复检达标、成捆上调四个环节,进一步提高烟叶小把纯度和等级纯度。
“待到金叶飘香时,她在丛中笑。”桂阳烟叶如今已成了上海烟草集团、广东中烟等10余家知名卷烟工业企业争抢的 “香饽饽”。近年来,桂阳先后引进上海烟草(集团)公司联办仁义基地,红塔集团联办城郊单元基地,湖南中烟工业公司联办浩塘、余田基地,广东中烟工业公司联办樟市、洋市、雷坪、东城基地,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联办和平、敖泉、桥市基地,山东中烟工业公司联办十字、樟木、流峰基地,以 “烟厂+公司+烟农”共建的全新模式共同开发了9个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特色烟叶等级合格率达86%以上,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基地化调拨100%。2005年,桂阳参加全国部分替代进口烟叶评级,选送的中部烟叶分值位居全国第一、超过巴西烟叶,仅次于津巴布韦烟叶,各等级总分位列全国项目区烟叶第一。2007年6月,桂阳县顺利通过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验收。2009年2月, “桂阳烟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2009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将桂阳烟叶明确定位为 “浓香型具有甜润感的烤烟”、 列为全国四大浓香型优质烟叶开发基地之一。
桂阳烟叶,香飘万里!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曹圣金 李承爱 雷健 廖代生 罗莉香
编辑:陈祎
本文链接:https://wap.gyxnews.com/content/2011/06/20/6899766.html